EN

手把手教你正确记录排尿日记

2021-08-16 11:28:44小儿肾脏科

一、排尿日记能提供哪些重要信息?

排尿日记能帮助临床医生掌握患儿排尿频率、每次排尿量、夜间尿量、夜间和日间尿量分布、夜尿次数、24小时尿量、日间排尿次数、漏尿、遗尿和饮水量等重要的临床信息。

请各位患儿家长认真记录排尿日记,以便临床医生判断您孩子的潜在病因和采取个体化治疗。

二、哪些人需要记录排尿日记?

(一)存在夜遗尿症

2014年《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指出:排尿日记是评估夜遗尿症患儿膀胱容量和是否存在夜间多尿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单症状性夜遗尿具体治疗策略选择的基础,有助于判断夜遗尿症的类型/指导治疗,有条件的家庭均应积极记录。

《国际小儿尿控协会ICCS遗尿症治疗实践指南》、《英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临床优化中心NICE儿童夜遗尿管理指南》、《日本儿童夜遗尿专家共识》以及《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指南:尿失禁》指出:排尿日记不仅可准确计算患儿功能性膀胱容量和夜间尿量,判断是否伴有下尿路症状和烦渴症等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还可了解患儿和家属治疗依从性,为治疗提供预后信息。

(二)存在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

尿动力学检查是目前诊断尿失禁最有效的方法,但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而排尿日记能动态及客观地反映患儿排尿情况,为尿动力学检查提供参考及补充。排尿日记是诊断儿童尿失禁的基础诊断工具,依据排尿日记结果可对尿失禁进行分类,指导随后进行的尿动力学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三)指导行为训练和评估疗效

对于膀胱容量较小引起的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患儿,排尿日记尤其有效。它可评估手术或药物疗效,对于提升患儿积极性和鼓励其参与训练有很大的帮助

三、夜遗尿症患儿如何正确记录排尿日记

应在医生指导下由患儿本人或家属填写排尿日记,在家或学校都可完成。

(一)准备工作

1.电子秤1个:在超市自行购买;用于称量穿上前的尿不湿重量和被尿液浸湿后的尿不湿重量,要求准确到克(g)。

2.带刻度的量杯或量筒2个:在超市或药店自行购买;用于精确计量孩子每一次排尿或饮水量,要求准确到毫升(ml)。

3.尿垫(尿不湿)至少7个:在做夜间排尿日记期间,您需要给孩子穿上尿不湿睡觉,用于以测量夜间尿量。

(二)连续4天的日间排尿日记

1.目的:观察4天饮水时间、饮水量,以评估患儿每天液体摄入量;观察4天排尿时间、排尿量、漏尿量,以评估排尿次数、膀胱容量和日间最大排尿量。

2.请注意,日间排尿日记不只是记录白天,而是指从清晨起床第一次排尿后开始计,直到晚上睡觉为止

3.1天的排尿日记不能准确反映患儿的排尿症状,常常需要记录3~4天。周末或节假日是最理想的时间,上学期间可在连续两个周末记录

4.记录每一次饮水、排尿量和时间。记录饮水种类,包括牛奶、稀汤、果汁、可乐、茶水等,这些都算饮水。出现尿急或尿液漏出的情况同样需要记录。尿液漏出时,根据是否需要更换衣物来估计量化漏出的尿量(通常将需要更换标记为比较重要的尿失禁)。

(三)连续7天的夜间排尿日记

1.目的:通过7 个晚上的夜尿量、夜尿时间、晨起尿布增重,以评估患儿有无夜间多尿及夜遗尿程度。

2.应在做到睡前2小时限水、睡前排空膀胱(即上厕所解小便)后,才能进行评价

3.记录连续7个夜晚

4.按照夜间排尿日记表格的内容进行,每一项都要填全。无论患儿是否有尿床均需要记录

5.入睡时,用电子秤称尿不湿重量,穿上尿不湿睡觉,以测量夜间尿量。第二天清晨起床后,用电子秤称被尿液浸湿的尿不湿重量(如果没有浸湿,也需要称重量);准确记录清晨起床第一次排尿量。之后,将两个重量差值转换为毫升数,并记录在夜间排尿日记中,1g=1ml。

6.如果夜间起床小便,也需要准确记录尿量。

7.夜间尿量是指入睡后产生的尿液总量包括晨起首次排尿量,计算方法为入睡前排空膀胱,睡眠后夜间尿不湿增重量

四、排尿日记样板

(一)日间排尿日记

(二)夜间排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