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新闻中心详细

《早产儿经口喂养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5)》发布,引领新生儿精细化护理新方向

2025-02-21 14:38:57护理部

2025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牵头制定的《早产儿经口喂养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5)》在《中华儿科杂志》正式发布。该共识由国内新生儿科、护理学、康复医学等多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国际指南制定标准,系统梳理了早产儿经口喂养的评估、干预及管理策略,旨在规范临床实践,助力早产儿安全高效实现完全经口喂养,缩短住院时间并改善长期预后。  

聚焦早产儿喂养难题,共识提出十大核心推荐

早产儿因发育不成熟和并发症风险高,常面临经口喂养困难,导致出院延迟甚至影响远期健康。共识明确了“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的定义,强调需动态评估早产儿的吸吮、吞咽能力及生理稳定性,并推荐使用新生儿口腔运动功能评估量表(NOMAS)等工具量化评估。在干预措施上,共识提出采用袋鼠式护理(KMC)、非营养性吸吮、口腔运动干预等循证方法,促进早产儿喂养能力发展。针对无创通气下的喂养争议,共识建议在严格监测下尝试经口喂养,以加速功能恢复。此外,共识特别强调家庭参与式照护(FICare)的重要性,要求医护人员在出院前确保家长掌握喂养技能,为早产儿居家护理提供保障。  

多学科协作推动共识落地,华西新生儿科持续引领行业标准

作为共识的牵头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长期致力于早产儿精细化管理的创新与实践。近年来,该科室已陆续发布多项重要临床指南:2021年推出的《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及管理指南(2021)》和《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皮肤管理指南(2021)》,分别规范了静脉通路安全与皮肤损伤预防技术;2022年发布的中英文袋鼠指南,《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袋鼠式护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Kangaroo Mother Care in Preterm and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系统整合袋鼠式护理的全球经验,为改善早产儿发育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此次发布的经口喂养专家共识,进一步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指南空白,标志着华西新生儿科在早产儿全周期管理中的领先地位。  

从临床到科研,以循证实践守护生命起点

早产儿经口喂养临床实践专家共识的制定历时两年,覆盖19个临床问题,最终形成10条推荐意见,其中6条为基于高质量证据的强推荐。我们不仅关注早产儿的生存,更重视其生命质量。通过多学科协作和家庭参与,帮助早产儿实现从医院到家庭的平稳过渡,是未来新生儿医学的核心目标。

从静脉导管管理到皮肤保护,从袋鼠式护理到经口喂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以循证医学为基石,持续输出权威指南,为中国新生儿医疗护理质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随着新共识的落地实施,更多早产儿将受益于科学化、人性化的照护,拥抱健康成长的未来。

注:华西妇幼护理公众号已发步,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pOGAKQt-u3vKrhL3UUIYA。文中可下载三部指南和《早产儿经口喂养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