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致敬那些“洒热血”的平凡人
2020-02-14 15:22:07党委宣传统战部
“每年冬天,用血紧张这个问题都比较普遍”,边策医生说到。“因为赶上农历春节、学生放寒假等原因,献血人会比平时少一些。今年,受疫情影响,这个问题更突出一些”。
边策,39岁,是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一名妇科医生。2006年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医院工作,专业是妇科肿瘤。和大家一样,他喜欢深夜在朋友圈炫美食,不过图片来自网络,是他也艳羡不已的“高热量”。他拥有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在上面,他喜欢“随便写点自己想说的话”。因为太繁忙,这个公众号停更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他会熬夜更新,没有排版,不放插图,真的“很随便”。
2020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像往常一样,老百姓们都在家里过年。不过受新型引发的肺炎疫情影响,这一个“年”较为特殊。
这一天,边策发布了一条朋友圈:“街头人流骤降,但临床用血需求不会减少。大爱无疆,感谢各位对无偿献血工作的支持”,并仔仔细细地配上了成都市血液中心的预约采集电话。
(图为边策大年初四发布的朋友圈)
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边策透露,从2017年开始,在彭芝兰老师的号召下,医院妇科的很多老师即已开始献血。“我每半年会去献一次,一年献两次,”边策说道。
问起今年的献血,边策有些许黯然。“我有两个(肿瘤)病人,都才20多岁,如果因为没有血(做不了手术)的话,太可惜”。因为从事妇科肿瘤专业,边策对“缺血”的感受比普通人来的更强烈。“假设是因为医疗技术达不到,或者患者自身条件不符合而不能手术,那没有办法。但是因为没有血,作为外科医生是看不下去的,”边策说道。
在边策的带动下,医院锦江院区妇科共有二三十位医护人员跑去献了血,手术室有20多位护士去献了。他们不光自己献,还会拉上亲属、朋友去献。2月11日,边策就发布了一条朋友圈—“陪老婆来血液中心献血”,还调皮地配上了老婆献完血吃补给的照片。而这,已经是边策第四次在朋友圈号召献血。半个月之后,面对医院及成都市日益严峻的临床用血形势,医院向全体教职员工发布了应急献血倡议书。
(图为医院发布的应急献血倡议)
问到献血的初衷,边策说,除了为病人输不上血着急,还想身体力行地破除谣言。“前几年有谣言说,献血有害健康,所以医护人员从不献血。我们想身体力行破除这个。”此外,边策说,“习惯性”献血还因为自己是公立医院的一名医生。“这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身份,一份担当”。“其他人这个时候,或许可以视而不见,但是我们不能”。
采访中,边策还提到了自己的同学们,其中不乏一些身在海外却坚持捐物捐款的同学。
“灾难面前,所有中国人都想出一份力。我想,这份心意是共同的,”边策说道。
李永莲,华西二院纪委副书记、院长助理,纪检监察部主任。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这已经是她在医院工作的第25个年头。
2月12日,医院发布献血倡议书之后,结束一天临床慰问的她一个人去了医院附近的献血点。
“我在朋友圈,看到医院血液科的孩子输不到血小板,于是1月31日我就去献血了。但是因为一些原因,那次没有献成”。
当问及献血的初衷时,李永莲说,“没有想很多。疫情期间,每天都会在网上看到很多海量的信息,但是作为一名医院行政人员,心里总觉得使不上劲”。献血之后,她表示,“心安定了许多”。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哪里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事可做呢。举国抗疫期间,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对国家、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李永莲说。
自医院发布倡议以来,截止2月13日,短短2天,已有131名医务工作者参与献血,献血量35000cc。他们当中,很多都是共产党员,还有一些团员、民主党派和普通群众。
(图为献血的医院医护人员,有些是医院的党支部书记)
(图为医院病员中心主任和她放寒假的儿子一起献血)
“我想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前面有我们的医务人员在前方战斗,我们作为在后方的人员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我想为社会做点贡献”;
“我想给病人一点支持”;
“没有想太多,看到缺血就去了”;
……
我们采访了20位参与献血的老师,得到的是朴实、相近的回答。他们中,有的是下了夜班赶去献血的,有的是赶上周末带上儿子去献血的,还有夫妻双职工一起去献血的。有的老师因为“正好那天休息,正好华西医院的献血车停在那里”,就去献了……
在疫情和困难面前他们没有想太多,就像他们在医院工作的日日夜夜,就像他们奔赴援鄂一线的战友。
(图为等候献血的医护人员)
(“特殊的留念”—产科医生李涛和产前诊断中心医生赖怡。图为完成献血的夫妇俩一起在献血车上)
六
疫情期间,无数“最美逆行者”牵动着我们的心。那些因为反复消毒而伤痕累累的手,那些因为长期佩戴口罩而红肿发炎的脸,那些为了节约防护物资,坚持不喝水不吃饭不上厕所的日与夜。这个冬天,我们记住了他们。
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在大后方,还有这些默默卷起的袖腕、这些从容伸出去的胳膊,这些滚滚流向胜利的热血。
他们一起,用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16字要求——
敬佑生命
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
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