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体•连心•共建” 中国医院医联体建设研讨会在成都顺利召开
2019-10-12 15:58:10党委宣传统战部
会议现场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分级诊疗作为医改的重头戏,而医联体建设则是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2019年10月12日上午,“联体·连心·共建”中国医院医联体建设研讨会在成都隆重召开。该研讨会旨在分享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开展的华西妇儿联盟成功经验,特别是与成都市高新区合作的多项成果,依托《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资源,邀请国家/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省内外医院管理者参与活动,针对医联体建设中的痛点与难点进行讨论。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宋世贵、《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常务副社长张智慧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素霞主持
四川省卫健委宋世贵副主任致辞
宋世贵副主任表示,四川省作为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医联体起步较早,建成了四川特色的医联体,特别是华西妇儿联盟推行联盟医生制,组建联盟质量管理委员会,提供儿童健康全周期管理服务模式。并指出,下一步将建立多部门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医联体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统筹区域医疗资源,强化运行管理。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常务副社长张智慧致辞
张智慧副社长表示,一些地区、一些医院凭借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和“滴水穿石”的韧劲,取得了医联体建设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果,此次研讨会旨在分享既往的优秀经验,梳理建设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共谋医联体发展。
研讨会现场分享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处长向准、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处长李冰、成都市高新区社事局卫健处处长田军、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刘瀚旻分别从规范诊疗管理、分级诊疗制度下的四川医联体建设、成都市高新区医联体建设、华西妇儿联盟建设等多个层面进行了主题讲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原党委书记宋茂民介绍了当前的医联体建设经验。
随后,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医院院长和与会领导、们共同开展主题讨论,就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如何完善激励机制、如何推动医联体医疗质量同质化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们结合各自领域提出了很多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讨论会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牛晓宇副院长主持
我院派驻多家紧密型医联体医院的妇科、产科、儿科代表和党委办公室、公共事业发展部、信息管理部、宣传统战部等部门主任和工作人员参会。
会后,参会领导与前往成都市高新区中和社区参观,了解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开展的华西妇儿联盟项目的实地开展情况,共享医联体建设经验,共谋医院健康发展。
推动医联体建设是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华西妇儿联盟”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立体生态圈,包含认证的培训系统、规范的转诊平台和共享的支付体系,实现医生、患者和医院的三赢。目前已经打造了一批“华西妇儿联盟医院”,培养了一批华西标准的“联盟医生”,不断促进优质儿科医疗资源下沉,大力提高基层儿科医疗服务能力。此次研讨会为医联体建设搭建了一个高水平、多层次交流学习的平台,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兼顾问题导向,聚焦医联体建设的痛点、难点问题,共同研讨医疗质量同质化发展等前景。“华西妇儿联盟”将继续在医疗质量、转诊标准、分级机制和定期培训上踏实探索,在专业上、管理上深度发展,加快医联体建设步伐,推动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