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意义非凡的账单
2017-04-19 09:02:36妇科
2017年4月7日,一个极其平常的星期五,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妇科病房医护人员之间在何亚林护士长的组织下进行着一场不平凡的募捐活动。这次募捐资助的对象是一位来自云南农村的年仅15岁的盆腔横纹肌肉瘤患者小婧(化名)。
15岁的花季少女本应是承欢父母膝下,无忧无虑,而来自农村的她父母早亡、承受三次大手术、十余次化疗这些令人心酸的悲情元素都落在了这个年幼的小姑娘身上。治疗的费用来自于年迈的爷爷奶奶的微薄积蓄,以及从亲戚那里借来的钱,都早已告罄,懂事的小婧只身一人从云南农村出发,一路吃着干粮,辗转赶到妇科化疗病房。当要求亲属签署化疗同意书时,孩子眼里顿时溢满了泪水,无声的啜泣起来。在得知这个小患者的艰难际遇后,妇科化疗病房尹如铁主任立即与孩子亲属取得联系,希望亲属能尽快赶到病房,照顾孩子,同时李清丽副教授立即向医务部汇报情况,尽力争取不耽误孩子治疗。为孩子倾尽全力手术的彭芝兰教授也积极参与化疗方案的制定。化疗病房管理小组及妇科第一支部支委迅速交换意见后决定在妇科医护团队发起募捐,何亚林副护士长率先拿出100元为小婧充了饭卡,为小婧先解决了吃饭的问题。瘦弱的小婧躺在病床上,坚强而乐观的微笑着,床头、桌上堆满了不知名的叔叔阿姨送给她的水果、牛奶、零食,而一场为她进行的募捐活动正悄无声息地展开。
在小婧出院之日,一张意义非凡的住院账单产生了,合计人民币6500元。这笔捐款不仅来自妇科化疗病房全体医务人员,还来自素昧蒙面的妇科其他病区医务人员、同病室的病友及家属等。当账单交到孩子及其姑姑面前时,这个饱受痛苦的小姑娘流下了感恩的泪水,她说:“以前,我觉得上天待我很不公平,而现在,我觉得我很幸运,因为我遇到了最善良、最有爱心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遇到了最好的婆婆病友和爷爷们。”
当问及尹如铁主任为什么在这么繁忙的工作中还要发起这次募捐时,她动情地说:“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孩子能在病房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看到小婧我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这个年龄的小姑娘都还是天真烂漫,可是小婧却面对着病魔的无情。医者父母心,我们都希望孩子能顺利、平安地完成治疗,虽然她父母已经不在她身边,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不便出远门也没能在她身边,但至少她在我们病房能够感受到温暖。我们妇科医护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心也感染了其他的患者朋友,这正是医患携手共铸人文精神的一个写照!这样的温暖场景不是第一次在化疗病房上演,在之前刚刚发生过何先生(化名)为自己妻子的病友蒲敏敏(化名)小姑娘捐款捐物的感人事迹,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善待他人,传递温暖和正能量,那么我们的社会也会更美好!现在,我们最大的希望是能给予小婧更多的关爱,将这一份感动继续传递,温暖更多的’小婧’。”
爱还在继续。为了方便小婧回家的后续治疗和节省医疗费用,尹如铁主任还积极联系云南省的同仁对小婧的后续治疗方案进行了协调,陆陆续续的还会有更多的爱心名字被书写进这张账单,点点爱心,汇聚成河,无关金钱、无关名利,仅仅是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病魔无情,人间有爱。妇科病房的全体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医者仁心”,展示了白衣天使大爱的高尚品德,向社会传递出正能量。 (妇科第一党支部供稿:田倩 宋亮 摄影:余佳忆、邓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