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行业新标准 迈进盆底新征程 ——盆底医学中心开展业务学习
2025-08-01 08:39:38妇产康复科
“太好了,以后盆底临床工作有参考的标准了”,2025年7月21日晚上,在一阵阵掌声中,盆底医学中心的员工们纷纷感叹道。当天,利用晚上临床工作之余的时间,科室组织员工们开始了为期4天的线上学习,针对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汇编的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评估与干预技术的卫生健康类团体标准开展学习。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一组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疾病,主要包括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粪失禁,性功能障碍和慢性盆腔痛,它是一个慢性发展过程,初期容易被忽略,且受不同地区诊治水平参差的限制,诊疗活动不连续、同质化和质控差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疾病的早期识别、检查技术、干预技术、长程随访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培训长久以来缺乏统一的标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牛晓宇教授团队在十四五国家重点专项研发计划支持下,从2021年开始以实现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疾病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目的,从早期识别和风险预警、个体优化诊疗体系、防控干预模式、手术并发症分类登记系统优化、到示范应用共设置五个方面开展课题研究,研创了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预警模型及风险评估方法、盆膈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制定并发布了相关团体标准共18项。
本次培训从7月21日至7月24日,历时四天,由牛晓宇教授、陈悦悦副教授、魏冬梅副教授、梅玲副教授、朱守娟主治医生、张月婷主治医生、付瑶医生带领大家学习了《盆底专业人员能力分级和培训考核标准》 、《老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个体优化诊疗技术体系》《盆底疾病盆外干预体系技术规范》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早期识别和干预技术规范》、 《“盆膈健康档案”卫生信息标准》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长期管理技术规范》 、 《女性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登记系统临床信息建模技术规范》 、 《盆底疾病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指标》共8项团标,这些团体标准都是我们华西第二医院盆底医学中心的成员执笔起草制定的。员工们纷纷表示对盆底疾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为以后临床工作提供了专业标准,受益匪浅。
“我感觉自己拥有了一个‘职业导航仪’,也是一个‘能力加速器’”,盆底康复治疗师黎耘兴奋地说,”作为一名盆底医学中心的新员工,能够有这么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学习,对我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提升都非常重要,特别是从业人员的能力分级和考核体系,让我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能够帮助我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不断提升,快速获得一张‘行业通行证’,这也是作为华西盆底人的一种荣誉感和使命感。”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盆底医学中心,是以盆底整体医学理论为基础,针对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痛、粪失禁、生殖道畸形等疾病,基于功能重建组建学科体系,涵盖盆底外科和盆底康复,创新性建设多学科融合的盆底医学二级学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聚焦盆底医学诊疗领域的重大难题与前沿方向,加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学科发展。采用国内领先治疗技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妊娠纹、阴道松弛、慢性盆腔痛等产后问题。2024年全年盆底功能筛查人数21000余人次,治疗近40000人次,治疗规模大,手段多样,技术先进,国内领先,获得了患者的信赖和同行的认可。
“这18项团体标准的发布,是盆底健康领域的重要里程碑”,牛晓宇教授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华西盆底医学专科的优势,标准化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流程,同时推动标准在盆底健康服务中的应用,为女性盆底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