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的是重任,更是希望
--- 记华益民教授团队西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之艰辛行程
2013-07-03 21:59:02小儿心血管科
2013年6月26日-30日这五天对我们来讲不过是几天平常的日子。然而,对院长助理、儿童心血管科主任华益民教授及儿童心血管科副主任王一斌副教授来讲,这是充满艰辛和希望的五天,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他们克服多重困难,为藏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介入手术、进行疑难疾病会诊、为提高西藏地区儿童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不懈努力。
这一次艰辛之旅也是华益民教授连续五年里第五次奔赴西藏,进行先天性心脏病义诊、介入治疗及会诊。这几年中,他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健康卫士的伟大誓言。尽管每一次面临的高海拔及低氧环境对他来说都是严峻考验,每次进藏,华益民教授都会出现头痛、浮肿、口唇发绀、胸口发闷等,同事们都为他感到担忧,但想到那里孩子们对治疗疾病的需求,当地医务工作者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他说:“孩子和家长好不容易盼着手术了,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可以坚持。”他是国内第一个完成西藏高海拔地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医生,在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下,他强撑着身体不适,一边吸氧一边圆满完成了手术,家属在得知手术成功的消息后,满眼含泪,紧紧地握住华益民的手,激动地奉上洁白的哈达,表达对华教授由衷的感谢。
2012年5月,经四川省卫生厅搭建技术合作平台,西藏自治区卫生厅正式聘任华益民教授为“西藏自治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治工作委员会总顾问”,华教授非常看重这个“苦差事”,因为这就意味着他可以为更多藏区孩子提供治疗机会,可以带动藏区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尽管异常艰苦,但华益民教授说这是一件值得付出的事业,并将会增加前往西藏爱心救助的次数。
华教授一直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特别是西藏高原交通不便利、儿童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亟待提高,还有大量的患者需要救治,远远不是患者转诊或爱心奉献几天就能解决的,必须积极扶植当地医生掌握先进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以便能为更多的当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儿童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疗问题。因此华益民教授团队一边进行手术及会诊,一边进行儿童心血管疾病诊疗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同时对当地的人才培养、医师培训等与当地医院领导及政府层面进行积极沟通、协调及磋商,愿意为当地医疗人才的培养付出努力。此举得到了当地医院及政府的高度认同、深挚感谢及积极配合,一系列人才交流及培养计划在酝酿之中。这个充满挑战的艰难的旅程中,华益民教授肩负的是重任,更是希望,他的美好心愿将为广大西藏高原儿童带来福音。
本次华益民教授团队在西藏地区的短暂而艰辛的五天中,一共进行了24台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成功率100%,还进行了多次会诊、学术讲座、人才培养及交流计划的讨论。迄今,在西藏高原,华益民教授已经累计进行了65台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患者转诊会诊、学术讲座、人才培养不计其数。高原低氧低压环境下,在缺氧导致的严重身体不适情况下,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成功率,这是一份难以估价和衡量的付出,这更是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具体体现!(撰稿: 心血管儿科 周开宇 摄影:边诊)
华益民教授、王一斌副教授手术中
华益民教授及王一斌副教授辅导当地医生进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
华益民教授与西藏自治区政府领导、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领导座谈交流
当地超声医师为西藏高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后的患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