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首页 详细

为了如花的笑颜,为了生命的重托---西藏、成都两地联手共救危重心脏病患儿旦增平措纪实

 
    2011年7月5日上午10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疾病科病房,来自西藏墨脱县、年仅4岁、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旦增平措小朋友床旁,华益民、王泽容、王一斌等教授正带领全科医生在进行指导教授查房,教授们精彩的讨论、旦增平措如花的笑颜、孩子父母感激的眼神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卷。然而,又有谁能够想象,几天前的旦增平措命悬一线,在西藏和成都两地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今天孩子生的希望。
    今年6月,年仅4岁的旦增平措出现逐渐频繁的晕厥及逐渐加重的乏力现象。6月23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扇敏娜主任接诊,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孩子心率仅有30-40次/分,患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是一种随时有生命危险的严重的心律失常。加之孩子来院前缺乏有效治疗,已经出现了心源性休克,血压不能测量,生命危在旦夕。扇主任立即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急救措施进行抢救,在24小时不间断的药物支持下,孩子的心率逐渐升高到了70次/分,心源性休克逐渐得到纠正,旦增平措度过了第一个危险期。
    对于医生和旦增平措的生命而言,更大的挑战是随后原发疾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经过一周药物治疗,孩子的原发疾病没有恢复迹象,却逐渐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依赖现象,病情不断反复。扇主任意识到,药物治疗方案走不下去了,而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没有条件完成孩子的进一步治疗。于是扇主任想到了西南地区最大的儿童心脏介入诊疗中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并迅速与该院儿童心血管疾病科主任华益民教授取得了联系。华主任了解患儿病情以后,确定该患儿最佳治疗方案是心脏起搏器置入及综合治疗。但拉萨到成都路途遥远,那幼小而脆弱的生命能经受得住转运的颠簸吗?为了孩子能得到进一步有效治疗,为了幼小生命生的希望,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及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领导和华主任、扇主任一起紧急慎重商讨,很快确定了最佳转运方案。
2011年6月29日上午9点,一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救护车载着几位特殊的乘客来到拉萨贡嘎机场,那就是身患重病、处于生命边缘的旦增平措、他焦急的父母以及负责护送的赵蓉医生。在机场的紧急协调及特许下,上午11点,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旦增平措登上了由拉萨飞往成都的波音737客机,踏上了求生的航程。与此同时,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救护车及急救人员已经在机场,为了生命的重托守候。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工作人员已为孩子的到来准备好了监护室,并做好了急救及手术准备,为了孩子远离病魔而忙碌。
6月29日下午3点,当孩子安全到达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病房监护室内后,华益民主任即刻查看患儿情况,很快安排孩子完成术前准备,考虑孩子目前的身体非常虚弱,以及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有无转归可能,将实施急诊手术为历经疾病折磨的孩子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下午4点,介入手术室内,在华主任带领下,旦增平措的心脏起搏器置入手术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起搏电极置入后临时起搏器调试成功,工作状态下孩子心率75次/分,血压正常。下午5点,孩子回到病房监护室时,面色已经红润,手脚已经转暖,生命之花终于免于凋谢的命运。
    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疾病科和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的共同努力下,平困儿童旦增平措得到了“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最佳治疗方案。虽然,孩子的病情还在进一步康复之中,还有再次手术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的可能,但西藏和成都每一个两地关心旦增平措的人终于可以暂时放下悬着的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疾病科的华益民主任及其科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将为了这份生命的重托做出最大的努力,祝愿旦增平措小朋友未来的治疗顺利,未来的生活灿烂(心血管儿科   周开宇 胡梵)。
  • 华西第二医院服务号

  • 华西第二医院订阅号

  • 华西第二医院微博

  • 华西第二医院抖音